avatar

MySQL架构原理

MySQL架构演变

单机单库

主从架构

分库分表

云数据库

MySQL体系架构概述

MySQL Server架构自顶向下大致可以分网络连接层、服务层、存储引擎层和系统文件层

网络连接层

客户端链接器(Client Connectors):指能够与MySQL服务器建立连接的客户端。目前几乎支持所有主流的服务端编程技术

服务层(MySQL Server)

服务器层是MySQL Server的核心,主要包含系统管理和控制工具、连接池、SQL接口、解析器、查询优化器和缓存六个部分

  • 连接池(Connection Pool): 负责存储和管理客户端与数据库的连接,一个线程负责管理一个连接
  • 系统管理和控制工具(Management Services & Utilities):例如备份恢复、安全管理、集群管理等
  • SQL接口(SQL Interface):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各种SQL命令,并返回用户需要查询的结果。例如DML、DDL、存储过程、视图、触发器等
  • 解析器(Parser):负责将请求的SQL解析生成一个解析树,然后根据一些MySQL规则进一步检查解析树是否合法
  • 查询优化器(Optimizer):当解析树通过解析器语法检查后,将交由优化器将其转化成执行计划,然后与存储引擎交互
  • 缓存(Cache & Buffer):缓存机制是由一系列小缓存组成的。例如表缓存、记录花奴才能、权限缓存、引擎缓存等,如果查询缓存有命中的查询结果,查询语句就可以直接去查询缓存中取数据

存储引擎层(Pluggable Storage Engines)

存储引擎负责MySQL中数据的存储与提取,与底层系统文件进行交互。MySQL存储引擎是插件式的,服务器中的查询执行引擎通过接口与存储引擎进行通信,接口屏蔽了不同存储引擎之间的差异。现在有很多种存储引擎,各有各的特点,做异常件的是MyISAM和InnoDB

系统文件层(File System)

该层负责将数据库的数据和日志存储在文件系统之上,并完成与存储引擎的交互,是文件的物理存储层。主要包含日志文件,数据文件,配置文件,pid文件,Socket文件等

  • 日志文件
    • 错误日志(Erroe log):输入show variables like ‘%log_err%’,可以查询到err日志的位置
    • 通用查询日志(General query log): show variables like ‘%general%’
    • 二进制日志(binary log): 记录了对MySQL数据库执行的更改操作,并且记录了语句的发生时间、执行时长、但是不记录Selec、show等不修改数据库的SQL,主要用于数据库恢复和主从复制
    • 慢查询日志(Slow query log): 记录所有执行时间超时的查询SQl,默认是10秒
  • 配置文件:存放MySQL所有的配置信息文件,比如my.cnf、my.ini等
  • 数据文件
    • db.opt 文件:记录这个库的默认使用的字符集和校验规则
    • frm文件:存储与表相关的元数据信息,包括表结构的定义信息等,每一张表都会有一个frm文件
    • MYD文件:MyISAM存储引擎专用,存放MyISAM表的数据,每一张表都会有一个.MYD文件
    • MYI文件:MyISAM存储引擎专用,存放MyISAM表的索引先关信息,每一张MyIASM表对应一个.MYI文件
    • ibd文件和IBDATA文件:存放InnoDB的数据文件(包括索引)。InnoDB存储引擎有两种表空间方式:独享表空间和共享表空间。独享表空间使用.ibd文件来存放数据,且每一张InnoDB表对应一个.ibd文件。共享表空间使用.ibdata文件所有表共同使用一个(或多个,自行配置).ibdata文件
    • ibdata1文件:系统表空间数据文件,存储表元数据、Undo日志等
    • ib_logfile0\ib_logfile1文件:Redo log日志文件
  • pid文件:pid文件是mysqlid应用程序在unix\linux环境下的进程文件,和许多其他Unix/Linux服务端程序一样,它存放着自己的进程id
  • socket文件: socket文件也是在Unix/Linux环境下才有的,用户在Unix/Linux环境下客户端连接可以不通过TCP/IP网络而直接使用Unix Socket来连接MySQL

SQL运行机制

MySQL连接机制

通过客户端/服务端通信协议与MySQL建立连接。MySQL客户端与服务端的通信方式是”半双工”。对于每一个MySQL连接,时刻都有一个线程状态来标识这个连接正在做什么
使用show processlist 查看用户的线程的运行状态,root可以查看所有的用户线程,其余用户只能查看对应权限的线程,如果想查看线程的完整信息需要show full processlist命令

  • id: 线程id,可以使用kill xx杀死该线程
  • user:启动这个线程的用户
  • Host:发送请求的客户端的IP和端口号
  • db:当前命令在哪个库执行
  • Command:该线程正在执行的操作命令
    • Create DB:正在创建库操作
    • Drop DB:正在删除库操作
    • Execute:正在执行一个PreparedStatement
    • Close Stmt:正在关闭一个PreparedStatement
    • Query:正在执行一个语句
    • Sleep:正在等待客户端发送语句
    • Quit:正在退出
    • Shutdown:正在关闭服务器
  • Time:标识该线程处于当前状态的时间,单位是秒
  • State:线程状态
    • Updating: 正在搜索匹配记录,进行修改
    • Sleeping:正在等待客户端发送新请求
    • Starting:正在执行请求处理
    • Chefcking table:正在检查数据库
    • Closing table:正在将表中数据刷新到磁盘中
    • Locked:被其他查询锁住了记录
    • Sending Data:正在处理Select查询,同时将结果发送给客户端
  • Info:一般记录线程执行的语句,默认显示前100个字符,想查看完整的使用show full processlist

MySQL查询缓存机制

这是MySQL的一个可优化查询的地方,如果开启了查询缓存且在查询缓存过程中查询到完全相同的SQL语句,则将查询结果直接返回给客户端;如果没有开启查询缓存或者没有查询到完全相同的SQL语句则会由解析器进行语法语义解析,并生成”解析树”

  • 缓存Select查询的结果和SQL语句
  • 执行Select查询时,先查询缓存,判断是否存在可用的记录集,要求是否完全相同(包括参数值),这样才会匹配缓存数据命中
  • 可以通过show variables like ‘%query_cache%’找到对应的参数,如果是想查看缓存细节的话需要使用如下命令show status like ‘%Qcache%’
  • 既是开启了查询缓存,以下SQL也不能缓存
    • 查询语句使用SQL_NO_CACHE
    • 查询结果大于query_cache_limit设置
    • 查询中有一些不确定的参数,比如now()

MySQL解析和优化机制

解析器(Parser)

解析器将客户端发送的SQL进行语法解析,生成”解析树”。预处理器根据一些MySQL规则进一步检查”解析树”是否合法,例如这里将检查数据表和数据列是否存在,还会解析名字和别名,看看它们是否有歧义,最后生成新的”解析树”

查询优化器(Optimizer)

查询优化器根据”解析树”生成最优的执行计划,MySQL使用很多优化策略生成最优的执行计划,可以分为两类:静态优化(编译时优化)、动态优化(运行时优化)

  • 等价变换策略
    • 5=5 and a > 5 改成 a > 5
    • a < b and a=5 改成b>5 and a = 5
    • 基于联合索引,调整条件位置等
  • 优化count、min、max等函数
    • InnoDB引擎min函数只需要找索引最左边
    • InnoDB引擎max函数只需要找索引最右边
    • MyISAM引擎count(*),不需要计算,直接返回
  • 提前终止查询
    • 使用limit查询,获取limit所需的数据,就不在继续遍历后面数据
  • in的优化
    • MySQL对in查询,会先进行排序,再采用二分法查找数据。比如where id in (2,1,3)会变为in (1,2,3)

MySQL执行引擎机制

查询执行引擎负责执行SQL语句,此时查询执行引擎会根据SQL语句中标的存储引擎类型,以及对应的API接口与底层存储引擎或者物理文件的交互,得到查询结果并返回给客户端。若开启查询缓存,这是会将SQL语句和结果完整地保存到查询缓存中,以后若有相同的SQL语句执行则直接返回结果

  • 如果开启查询缓存,先将查询结果做缓存操作
  • 返回结果过多,采用增量模式返回

MySQL存储引擎

存储引擎在MySQL的体系架构中位于第三层,负责MySQL中的数据的存储和提取,是与文件打交道的子系统,它是根据MySQL一共的文件访问层抽象接口定制的一种文件访问机制,这种机制叫做存储引擎
使用show engines命令,可以查看到当前数据库支持的引擎信息。从5.5版本之后,InnoDB为默认存储引擎

  • InnoDB:支持事务,具有提交、回滚和崩溃恢复能力,事务安全
  • MyISAM:不支持事务和外键,访问速度快
  • Memory: 利用内存创建表,访问速度非常快,因为数据在内存中,而且默认使用Hash索引,但是一旦关闭,数据就会丢失
  • Archive:归档类型引擎,仅能支持insert和select语句
  • Csv:以CSV文件进行数据存储,由于文件限制,所有列必须强制指定not null,另外CSV引擎也不支持索引和分区,适合做数据交换的中间表
  • BlackHole:黑洞,只进不出,进来消失,所有插入数据都不会保存
  • Federated:可以访问远端MySQL数据库中的表,一个本地表,不保存数据,访问远程表内容
  • MRG_MyISAM:一组MyISAM表的组合,这些MyIASM表必须结构相同,Merge表本身没有数据,对Merga操作可以对一组MyISAM表进行操作

InnoDB和MyISAM对比

  • 事务和外键
    • InnoDB支持事务和外键,具有安全性和完整性,适合大量insert或update操作
    • MyISAM不支持事务和外键,它提供高速存储和检索,适合大量的select查询操作
  • 锁机制
    • InnoDB支持行级锁,锁定指定记录。基于索引来加锁实现
    • MyISAM支持表级锁,锁定整张表
  • 索引结构
    • InnoDB使用的聚集索引(聚簇索引),索引和记录在一起存储,即缓存索引,也缓存记录
    • MyISAM使用非聚集索引,索引和记录分开
  • 并发处理能力
    • MyISAM使用表锁,会导致写操作并发效率低,读之间并不阻塞,读写阻塞
    • InnoDB读写阻塞可以与隔离级别有关,可以采用多版本并发控制(MVCC)来支持高并发
  • 存储文件
    • InnoDB表对应俩文件,一个.frm表结构文件,一个ibd数据文件,InnoDB表最大支持64TB
    • MyISAM表对应三个文件,一个.frm表结构文件,一个MYD表数据文件,一个MYI索引文件,从MySQL5.0开始默认限制是256TB

适用场景

MyISAM:

  • 不需要事务支持
  • 并发相对较低(锁机制问题)
  • 数据修改相对较少,以读为主
  • 数据一致性要求不高
    InnoDB:
  • 需要事务支持
  • 行级锁对高并发有很好的适应能力
  • 数据更新较为频繁的场景
  • 数据一致性要求较高
  • 硬件设备内存较大,可以利用InnoDB较好的缓存能力来提高内存利用率,减少磁盘IO

InnoDB引擎

InnoDB内存结构

内存结构部分过会再看,先看一下索引和事务

文章作者: zenshin
文章链接: https://zlh.giserhub.com/2022/05/02/mysql/01/
版权声明: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,均采用 CC BY-NC-SA 4.0 许可协议。转载请注明来自 zenshin's blog
打赏
  • 微信
    微信
  • 支付宝
    支付宝

评论